举办2009中国航海日庆祝活动 大连,有啥优势?
——专访2009年第五届中国航海日大连组委会副主任、大连市委常委、副市长戴玉林
7月11日,2009年第五届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将在我市隆重举行。作为我国海洋领域由政府主导、社会和群众参与的全国性法定活动日,如此盛大的活动是怎样到大连来的?大连又具备哪些优势举办航海日活动?航海日活动意义影响何在?……带着一系列问题,本报记者昨日采访了2009年第五届中国航海日大连组委会副主任、大连市委常委、副市长戴玉林。
记者:你好,戴市长。请问大连是如何申请到2009年第五届中国航海日庆祝活动举办权的?
戴玉林:2008年1月11日,大连市政府致函中国航海日组委会,提出了举办2009年第五届中国航海日活动的申请。大连的要求得到了中国航海日组委会的高度重视,经过多方面比较,最后决定把大连和昆明作为举办2009年第五届中国航海日活动的备选城市。在这种情况下,省、市领导亲自出面反复做工作,6月26日,组委会采取投票表决的方式,决定由大连市举办2009年第五届中国航海日的庆祝活动,申办最终获得成功。
记者:大连为什么要这样积极热情、坚持不懈地申请举办2009中国航海日庆祝活动?
戴玉林: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航海日活动体现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航海日活动涉及到海洋文化、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和海洋历史等多个领域,通过航海日活动,可以促进全民的海洋意识、航海意识、海洋国土意识和海洋文化意识的全面提升,更好地为改革开放、为经济振兴服务,为我们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大连国际航运中心提供重要思想文化保障。因此,航海日活动的全过程就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我们举办这一活动,实际上就是在做着科学发展的文章,就是实实在在的落实科学发展观。
另一方面,举办航海日活动有助于我们提升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软实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绝不是只有深水大港和密集的航线,还必须有强大的软实力作为支持。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不论是从港口还是航运看,都已成为航运大国,但距离航运强国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通过中国航海日活动这个载体和平台,进一步加快航运服务业发展,加强港航人才培育基地建设,提高大连涉海行业整体水平,提升航运中心的软实力,探索有别于其他城市航运中心建设的发展思路,为航运中心建设打造坚实的基础。
记者:市委书记夏德仁曾郑重承诺“要举全市之力办好今年航海日主会场的活动”,要“办出规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你认为大连市举办2009年第五届中国航海日的优势有哪些?
戴玉林:举办2009年第五届中国航海日庆祝活动,大连有很多优势。
第一,大连有着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大连市三面环海,是全国海岸线最长的城市,孕育着深厚的海洋文化。大连地区分布着众多的“贝丘遗址”和汉代墓葬,是中国重要的古文化带,记载着丰富的古代海洋文化信息。出土的大量化石、石器、骨器表明,17000年前便有华夏先人生活在大连沿海地区,以海为生。古代大连地区的航海和商贸十分活跃,而且经贸和航海事业兴旺发达、海洋文化资源丰富。
第二,大连近代海洋和航海史内容丰富。大连的发展史是中国海洋和航海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大连的近代史更是与海洋航海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大连是清朝北洋水师的主要基地,遗留着“远东第一大船坞”等许多近代航海设施,有些至今仍在使用。在中国近代史中,大连是遭受帝国主义国家残酷压迫和掠夺较严重的地区,留下了很多中国近代战争遗址。甲午战争三大战役之一的黄海大战就发生在大连海域,民族英雄邓世昌,带领“致远号”就是从大连湾出发,最后为国家血洒战场的。他的捍卫主权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长期激励着大连人为振兴中华而不懈努力奋斗。
第三,大连是“港航立市”的典范城市。追溯大连城市发展的百年历史,航运与城市结伴而生,两者互为动力,推动大连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东北亚重要的港口城市。20世纪80年代,大连连续多年港口吞吐量仅次于上海列全国第二位,外贸吞吐量连续多年名列全国第一,为中国经济腾飞作出了重要贡献。1990年代以来,特别是本世纪初开始的港口布局调整,“一岛三湾”核心港区的建设使大连市港口建设跃上新的台阶。大连港有全国最大的原油、矿石、粮食码头和最为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已发展成为全方位、多功能、现代化国际性港口。依托港口优势,我市经济快速增长,GDP、外贸进出口额、外商投资额等经济指标一直居东北各城市前列,发挥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龙头作用,为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大连拥有丰厚的航海资源。大连有中国海军军官的摇篮——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有世界著名高等航海学府、航海家的摇篮——大连海事大学,有学科完善的大连水产学院以及大连理工大学等多所涉海高等院校,为繁荣我国海洋航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大连涉海部门齐全,在我国造船、航运、海防及海洋渔业等的发展中作出了很大贡献。同时,我市海洋文化基础设施完善。海洋学者、海洋作家、海洋画家、船模制造师众多,他们是发展海洋文化重要的人才资源,为发展和传播海洋文化作出了贡献。
第五,大连具有举办大型活动的丰富经验和承办能力。大连市连续多年成功举办了国际服装节、WTO小型部长级会议等众多大型展会和国际性会议,特别是2007年成功举办了“中国夏季达沃斯”,大连不但有举办大型会展的一流场馆,而且积累了举办大型活动的丰富经验。2005年首个中国航海日活动期间,我市就曾成功举办了“大连航海文化活动周”,开展了全国航海类院校航海技能大比武、“凌风”远航队横渡渤海湾、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知识竞赛、万人签名等系列活动,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曾多次报道我市在历次航海日活动中举办活动的情况,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大连的历史和现实情况都充分说明,大连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海洋日庆祝活动。
记者:2009年第五届中国航海日会给大连带来什么?我们的市民又能从中收获到什么?
戴玉林:我认为,首先2009中国航海日能增强我市、乃至全国港航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
金融危机对港航业的影响首当其冲,今年在我市举办的中国航海日活动中,不仅有传统的庆祝项目,更有旨在研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航运论坛,加强港航相关领域经贸合作的国际船舶展会、水产品及技术设备展会,以及为进一步加快以大连为出海口的东北集装箱海铁联运体系建设,大连市政府、铁道部运输局、中国海运集团、大连港集团签署《四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活动。届时国家有关部委、相关省市、国内大型港航物流企业和科研院校的领导、专家也将汇聚大连。这些都为港航业准确判断趋势变化,全面加强交流合作,不断提振发展信心,携手应对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快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其次,通过航海日活动,我们可以和国内外其他城市互相学习借鉴,进一步提高大连的影响力。7月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以大连为核心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将成为东北振兴的经济发展主轴线和新的经济增长带,未来最终形成一个面向东北亚、辐射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四盟的新的开放战略高地。而大连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要把大连建设成为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的目标。所以,通过航海日活动,我们不仅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研究大连核心城市建设发展之路,还可以了解到世界最新、最前沿的港航发展新动态、新成果,可以学习到国内外先进港城的好经验、好办法,可以倾听到各界专家学者对大连率先全面科学发展的新理念、新建议,以此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和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建设。
最后,今年航海日的主题是“庆祝新中国60年、迎接航海新挑战”,随着航海日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广泛,我们也将借此机会充分展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大连社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全面推介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最新成果,提升大连尤其是大连港航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在庆祝活动中,我们也为广大市民敞开了参与航海日庆祝活动的方便之门。不仅准备了各种海洋、航海文化等方面的展览,还有一些特色文艺表演供广大市民观看。希望我们的市民能从航海日系列活动中领略到海洋、航海的风采,感受海洋、航海文化的熏染,提升自身的航海、海洋、海洋国土意识。打造我国海洋战略软实力,为实现我国海洋强国的梦想而共同努力。 姜成坤 2009-07-09 来源:大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