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两个月前参加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情景,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张海生仍激动不已。
“这是我国科技发展迎来的第二个春天,也是海洋科技迎来的一个大好发展时期。”这位国家海洋局系统唯一一位参会代表如是说。
时光回溯到1978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在这次大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从而澄清了长期束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打开了“文化大革命”以来长期禁锢知识分子的桎梏。当时的张海生还只是一位刚刚进入海洋二所工作的普通研究人员,但年轻的他意识到,自己正同这个刚刚走出十年浩劫的国家一起迈向阳光明媚的春天。
时至今日,相隔20多年之后,身为所长的他没有想到自己能有机会亲历全国科学大会。会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16字工作指导方针,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让他如沐春风。
“这是对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科技建设与发展高度总结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进一步深化与突出了对科技在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重要性的认识,指明了科技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以及发展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不仅对加快推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而且重要的是对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相比当年,现在的张海生更多的是理性分析。
“回到二所之后,我们一方面着手传达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另一方面抓紧研究制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加强自主创新的政策与措施,用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在新时期对科技工作的新要求。”张海生这样告诉记者。
他介绍说,创建于1966年的海洋二所是国家海洋局下属的一家综合型公益类海洋研究所。2001年,凭借其在海洋科研领域方面的出色表现,二所进入国家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改革序列。
“二所40年来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几年来的高速发展,是在国家日益重视海洋研究与开发的前提下,通过全所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进取、不懈创新取得的成果。”张海生说,作为一个科研单位,二所从来没有忘记创新是立足之本。从建所初期到现在,二所围绕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在我国海洋科技发展史上组织实施了多项开创性的工作。“第一条中热海底光缆的路由调查、西沙海水淡化装置的研发、中美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海洋科学联合调查、中国首次南大洋考察和南极长城站建设、中国领海基点调查与海洋站建设、海洋卫星遥感应用系统(地面站)建设、大洋矿产资源勘查与深海科学研究……”张海生一一道来,如数家珍。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今的二所已成长为我国海洋科技领域一支举足轻重、具有相当影响力和科技竞争力的重要科技力量。而这其中,最让张海生感到高兴的是,通过多年来实施“人才强所”战略,目前二所已经形成了一支拥有3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名优秀学科带头人,70多位研究员和100多位副研究员的人才队伍。“这些人是二所的脊梁。”张海生说,有他们的努力,二所必将步入更为辉煌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