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航海日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访谈 > 正文
关于建立中国海洋文化学的探索—广东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
     发布时间:2009-4-9    

  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为适应研究事业的发展,现就关于建立中国海洋文化学,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和意见。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内陆大国;同时,我国又是一个有近2万公里海岸线,5000个岛屿和300万平方公里海域的海洋大国。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海洋资源、海航交通的优秀民族之一。

  上下五千年,我们的祖先不但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海洋文化,而且孕育出了光辉灿烂的东方蓝色文明。在无比丰富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深埋着中华海洋文化的瑰丽宝藏。但是,传统的“重陆轻海”意识,尤其是明清以来的闭关锁国、海禁政策,使我国的海洋意识、海洋事业落后于世界。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研究中,涉及中国海洋文化的论著,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一个薄弱环节。

  1996年11月18日,李瑞环同志在接见第24届世界海洋和平大会代表时指出,海洋与人类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海洋占地球表面70%,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的基本组成部分;海洋是资源库,是全球生态环境的调节器,全球不同地域的联结带。通过建立中国海洋文化学,促进我国海洋文化的研究不断引向深入,以适应21世纪形势发展的需要,已成为我国文化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建立中国海洋文化学,广泛深入开展海洋文化研究,在我国文化史研究上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学术价值,而在服务现代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无论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文化交流、资源开发等领域,还是从人类生存、环境保护等角度看,人们都应该更多地把眼光投向蓝色的海洋。背负着人口众多的沉重压力,老是蜷缩在黄土高坡,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窄,实现现代化也将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面对突飞猛进的现代科学技术的挑战,中华民族只有面向海洋,走向海洋,才能为民族生存和发展拓展广阔的空间。

  我国近20年的改革开放,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面临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形势,建设海洋文化和开展海洋文化学的研究,将有助于形成新的思维和观念,以推动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从学术意义而言,建立中国海洋文化学,有利于拓宽我国文化研究的学科领域,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挖掘中华文化的新宝藏。

  关于中国海洋文化学的界定、定义、内涵、理论、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任务、研究方法,需要组织各种专业会议进行探讨。一门学科的建立、学科定义的命定,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这里,谈几个主要观点,藉以抛砖引玉。

  中国海洋文化学的研究对象、范围,概括而言,一切跟海洋有关的文化,以及由海洋衍生的文化,都可视为海洋文化研究的对象。中国海洋文化学是中国学者从事海洋文化研究,总结和发展中国的海洋事业的一门学科。中国海洋文化学,把中国沿海广大地区的海洋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文化体系来研究,从而体现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风采。由中国学者建立的中国海洋文化学,通过对中华大地的海洋地理地貌的研究,认识其自然功能,通过对中国的海洋历史、文化的研究,认识其社会功能,以解决中国自身的海洋建设问题。

  学科本身无国界,但学科的研究者是有国家,分地域的。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科学研究,都主要是为着解决本国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问题,从而积累和形成为本国本地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海洋文化学是一门跨越哲学、社会、自然、科技的综合性的科学,从大概念的文化而言,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而在每一门类内,又可以形成为学科门类众多的,互有交叉、边缘关系的多层次的学科群。多学科参与研究,才能完善中国海洋文化学的体系,以显示开放性、重商性、和平性、包容性的特征。

  不同地域的滨海地区、口岸,由于近海资源、历史作用、人文价值上的区别,使各滨海地区的经济成就、文化内涵以及历史贡献,都各自呈现不同的特色。这些理论问题,都有待于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中国海洋文化学,既要研究我国古代的海洋文化史,更要研究我国近代、现代、当代海洋文化的发展历程;既要从事海洋文化历史进程中物质方面的发掘和考证,也要研究海洋文化在思想观念方面的积淀和传承,还要探讨中国海洋文化与西方海洋文化在接触过程中所发生的演变,以及两者的比较研究,其中包括在海洋文化的新观念主导下,体现出来的对推动社会进步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等等。

  中国海洋文化学的体系、内容可包括:中国海洋文化史;中国历代海洋观(哲学、经济、文化、战略……);中国海上交通史、海贸史、航海史;中国海洋科学;华人从海上走向全世界;中西海洋文化比较研究。

  当前研究的重点课题可以在这几方面予以探讨:

  中国对世界海洋事业、海洋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批驳“中国古代没有海洋文明”的理论;总结近百年来,中国海洋开发及海洋文化研究中的经验教训,以及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历史;各个不同沿海地区及岛屿地区的海洋建设、发展研究,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问题;面向21世纪的中国海洋事业等等问题。

  由于历史和传统观念等原因,作为一门新学科的诞生,必须解决思想观念、学术基础和组织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第一,中国海洋文化学,尽管是一个新课题,学术研究的新领域,但经过近二十年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人们的海洋意识不断增强,已深刻意识到了海洋事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跻入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中的意义。遵循党的十五大精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面临21世纪的形势,探索中国海洋文化学,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学术研究。

  第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建立海洋文化学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人们稍作回顾即可发现,以往有些人习惯于视海洋文化为西方文化、西方文明,亦即资产阶级文化。其实,海洋文化并非西方的专利,把海洋文化归之于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既不明智,更有悖于历史事实,是对中华文化的偏见。建立海洋文化学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开眼界,拓宽视野,把目光放到广阔的海洋。

  第三,一门学科的诞生,需要物质与精神意识的基础条件,而关键又是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对这门学科的呼唤,亦即“水到渠成”。时代呼唤着中国海洋文化学的建立,因之,对建立以研究中国海洋事业为特色的中国海洋文化学,要有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要为中国海洋文化学的创立,提供必要的学术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研究的视角转向了海洋。作为一个新的学术领域,我国从事海洋史海洋事业研究的学者,陆续在学术领域作出了贡献,从而形成了一种学术氛围,有益于海洋文化的研究。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海洋文化学,需要更多地举办各种类型的海洋文化研讨活动,活跃学术气氛,吸引更多有志于海洋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参与到海洋文化这一学科领域中来。为此,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拟成立海洋文化研究委员会作为直属的一个学术机构。

  目前,全国各沿海地区,经过十余年的摸索,在海洋建设事业上,都已积累了经验,都在酝酿对海洋文化的研究,以及架构建立中国海洋文化学。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成立之后,抓住机遇,组织力量,汇集专家学者,结合岭南文化的研究,开展对中国海洋文化的研究,并跟沿海地区建设相结合,举行学术研讨。学术研讨会每年召开一次。随着海洋文化研究的深入,研讨会由人文研究、意识研究,由一般动员到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应用研究,乃至提出架构建立中国海洋文化学。这说明广东在海洋文化研究上的确是走在前面的省份之一。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设置的海洋文化研究委员会,要增配人力,以推动海洋文化的研究,协调、了解各地的研究动态与力量,使海洋文化的研究步步深入,促进中国海洋文化学及早诞生。

  最后,我还想谈一谈海洋文化的研究与开拓,离不开整体优势的问题。大家知道,中外文化史的发展进程,离不开特定的地域,在其形成、发育和融汇的过程中,都显示出自己特有的风格、特征。进入近、现代,与海洋相关的学科门类,更是异军突起,随着人类的文明进步,不断拓展自己的领域。欧初同志在开幕词中,说到海洋文化是一种泛文化意义的文化现象,因而自远古至今,逐步积淀形成类型多、意蕴深、品位独特的优势。到了今天,面临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在传统观念上要相应转变,海洋文化要与海洋经济的开拓与发展同步,中国海洋文化学的建立,是必然的趋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愿为“海洋文化学”的起步和奠基,尽一份历史责任,贡献绵薄之力。

(作者:广东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 
 
来源:中国海洋文化在线 

合作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 国家海洋局 | 海关总署 | 浙江省人民政府 | 浙江海事局 | 舟山市港航管理局 | 舟山市人民政府 | 航运在线
网站制作维护:航运在线
编辑热线:0411-83010695
大连航运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5-2010
辽ICP备14010677号-1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