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航海日首页 > 学术研究 > 中日甲午海战 > 正文
第七章 日本割占台湾与台湾军民的反割台武装斗争(2)新竹争夺战
     发布时间:2009-4-9 14:03:48    
一 日军南侵和新苗军的成立

    侵台日军占领台北后,便急不可待地要拿下新竹,以便打开南侵的通路。 

    新竹原名竹堑,清初隶诸罗(嘉义旧名),一七二三年划入彰化,设淡水同知,稽查北路。一七三一年,又以大甲溪以北之刑名钱谷专归淡水同知管理,而犹驻彰化。一七五五年,始移治竹堑。及一八七八年,台北设府,裁同知。一八七九年,设新竹县,与淡水县分治。一八八八年,台湾建省后,又将新竹分为二县:划中港以南为苗栗,隶台湾府;以北为新竹,仍隶台北府。县城以砖石筑成,高约三丈,宽丈余,有东、西、南、北四门。城内店肆林立,市面繁华,有居民近两千户,为台湾北部仅次于台北的大城市。新竹、苗栗二县境内多为闽、粤移民,有习武之风。台北陷敌后,各乡皆起兵自卫。是时,各地义军蜂起,揭竿以抗。日军所到之处,几乎步步都遇到强烈的抵抗,“村妇助磨刀,耕农自裹粮”注1的全民抗敌情形到处可见。日本侵略军面对如此局面,曾为之哀叹:“举凡新竹、台北间一带土地,若说它山河草木全是土匪,也未为不可。”注2 

    新竹本无防营驻守。先是台北失陷之前,栋军防军营傅德升、栋右营谢天德为前锋,自彰化北上,以援台北。傅、谢二营抵新竹后,知县王国瑞令守备新竹。此时,苗栗铜锣湾生员吴汤兴、苗栗头份塾师徐骧、原丘逢甲义军诚字正前营邱国霖、苗栗生员吴镇洸等,皆率义勇至新竹城,冀复台北。前台湾镇总兵吴光亮一营及提督首茂林、傅宏禧二营,亦来会合。是时,各路队伍大集,无不同仇敌忾,士气颇振。 

    吴汤兴(一八六O——一八九五年),字绍文,原籍为广东嘉应州镇平县高思乡。父汤悦来,原配丘氏,为丘逢甲之远亲。后汤悦来只身到台湾谋生,入赘于苗栗街附近的樟树庄吴家为婿。不久,迁于铜锣湾定居。吴汤兴即其长子,平时“读书力田,负坚毅之气,冒危难,不稍顾”,“以义侠闻里中”。注3中秀才后,以家境窘困,设教乡里,以维持生计。甲午战争爆发后,清军节节败绩,敌寇深入国土,并派军舰南窥台澎。他在悲愤之余,命笔题诗曰:“闻道神龙片甲残,海天北望泪潸潸。书生杀敌浑无事,愿与倭儿战一番!”注4其忠义奋发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吴汤兴与丘逢甲,既沾亲带故,更义气相投。清廷割让台湾后,吴汤兴誓抗朝命,经丘逢甲举荐,由唐景崧颁给台湾府义军统领关防。他回乡后,即号召乡人抗日保台,乡人“咸不愿属倭,听其言无不悦,则各搜器械,具饍粮备应用”。注5当地生员邱国霖、吴镇洸皆出面臂助。台北失陷的消息传到苗栗后,吴汤兴即率队北上,以期规复台北。六月十日,吴汤兴抵新竹城外,各路义军及清军诸营“不期而会者万人,遍山漫野”。注6于是,众推吴汤兴为抗日义军首将。 

    六月十一日,即日本近卫师团集结于台北的当天。吴汤兴集众列营,祭旗誓师。是日,“设大鼓—面,筑三丈高架挂之,旗帜整齐,立约法数章,有事则击鼓,各庄闻鼓音即齐集公所,并约众接济粮食费用。”注7吴汤兴望北而誓,表必死之决心曰:“是吾等效命之秋也!”众皆感奋,愿誓死抗敌。十二日,吴汤兴发布告示,揭露敌人罪行,表示抗敌决心,并申明纪律,号召人民投入抗日斗争。其布告曰: 

    “照得本统(领)愚昧无知,谬蒙前抚宪唐委统全台义民,事繁责重,蚊负堪虞。惟当此台北已陷于倭夷,土地人民皆遭荼毒。闻倭奴占据后,则田园要税,房屋要税,人身要税,甚而鸡犬牛猪无不要税。且被发左衽,凿齿雕题,异服异言,何能甘居宇下?本统领恻然不忍,志切救民,故不惮夙夜勤劳,倡率义民义士,以图匡复,以济时艰。尔等践土食毛,尽属天朝赤子,须知义之所在,誓不向夷。尚祈各庄各户,立率精壮子弟,须修枪炮戈矛,速来听点,约期剿办倭奴。本统领开诚布公,甘苦共与,断不敢妄自尊大,但军令宜严,方能杀敌致果。并望众志戮力同心,一团和气,不可互相戕杀,不可挟衅寻仇,并不可观望不前。各安各业;如有倚强欺弱,妄杀无辜,或肆行掳掠,纠党劫财,定按军法严办,决不姑宽。合行晓谕,为此示仰各庄义民等,一体遵照毋违。特示!”注8 

    当天,吴汤兴便率部由新竹沿铁路线北上,以截击南来之日军。因吴汤兴义军皆来自新竹、苗栗二县,故有新苗军之称。由于人民群众广泛地组织起来,台湾的抗日斗争便开始了新的局面。 

    北白川能久于六月十一日到达台北后,即命令近卫步兵第二联队第四中队侦察新竹方面的情形。十二日黎明,这支日军沿铁路线南下,经桃仔园至中坜。日军在中坜强征台民为夫役,为之运送辎重。十三日,继续向南侦察。十四日,进至头亭溪,发现在中坜所征夫役已全部逃走,想再征募,却无人应差,于是强捉三名村民为之服役。当天下午,行抵大湖口东北十八里的崩坡。该村“家家闭门锁户,只影不见”。注9日军不敢停留,一面派飞骑进驻中坜,以为侦察队之后援,一面向南继进,至大湖口火车站前扎营。此时,日军始发现与后方的联系已被吴汤兴切断。义军向日军步步逼近,从四面八方猛烈发射。不巧此时忽降大雨,义军始停止射击。雨停后,义军又开始进攻,日军被迫死守营地。此夜,日军传令骑兵拟突围北上向师团报告情况,但遭到义军截击,只好返回宿营地。十五日,日军又派出几起传令骑兵,皆被堵回。在此日的战斗中,日军“惟发排枪,弹如雨下,鲜命中。吴军多山民,善狙击,弹无虚发,日军仆者相续。”注10十六日凌晨一时,日军趁义军进攻暂停之机向北突围,奔至中坜,始得与第三中队会合。 

    北白川能久闻第四中队逃回,又命近卫步兵第二联队长阪井重季大佐为支队长,率步兵第二联队、骑兵一小队、野战炮兵第一中队和机关炮第四队(各四门炮),再次南侵。六月十九日凌晨三时,阪井支队在台北府城北门外集结,于当天过海山口到桃仔园。二十日,抵中坜。是夜,阪井接侦察骑兵报告:“大湖口西南高地有身着当地居民服装之守兵”。随即下达进攻命令: 

“一,支队于二十一日沿铁道向大湖口前进。 

二、前卫于午前五时自集合地出发,向大湖口西南高地进发,对凤山、新车及古车方向实行搜索。 

三、支队主力于午前五时十五分自集合地出发,在杨梅坜的一个中队为搜索骑兵行动,其他中队待主力到达后进入序列。”注11 

    六月二十一日晨六时,日军前队进至杨梅坜,与部分义军遭遇。义军“占据有利地形,鸣锣击鼓,吹笛奏笙,顽强地进行抵抗。”日军依仗武器精良,用山炮向义军猛轰,迫使义军后退。下午三时,阪井支队进至大湖口车站,义军的抵抗更加猛烈,据日方记载:“位于停车场右方海岸上的村落里有兵营,第一中队第三小队向兵营逼近射击,虽然数次发起冲锋,但敌军据垒壁顽强抵抗,我军不易攻占。第二中队第一小队向前助攻,炮兵亦前往支援,直至次日晨仍未攻陷。”先是,阪井重季抵大湖口后,估计对大湖口附近之义军不难一举驱散,因有如下之命令: 

“一、敌军出没于我前哨线前方约一千七八百公尺处,支队于二十二日向新竹县前进,沿铁路东南山上的道路前进。 

二、搜索骑兵于午前四时三十分自宿营地出发,对新竹县方面实行搜索。 

三、前卫于午前四时四十分自宿营地出发,向新竹县前进,对新车和古车方向实行搜索。 

四、支队主力于午前四时四十分自宿营地出发。”注12 

今见义军据点久攻不克,只好下令停止进攻,仍按昨日的命令进攻新竹。 

    六月二十二日上午十一时,阪井支队进至新竹城下,以机关炮队发炮掩护,步兵发起冲锋。吴汤兴义军“非素练,又苦饷械不继,新竹巨室复观望不供应”注13,仍奋力抵抗,毙伤敌人十四名。然义军终于抵不住日军的猛烈轰击,牺牲五十余人,为避免过多的伤亡,暂时撤出城外。十一时四十五分,日兵攀城墙而入,打开城门,大队拥进城内。在此以前,新竹知县王国瑞及提督首茂林二营已弃城内渡。新竹遂陷。

注1 洪弃父:《台湾沦陷纪哀》,见《民族英雄吴汤兴文献》,《台湾风物》第9卷,第5、6期。 

注2 大槻正秋:《台湾征讨史》,第80页。 

注3 连横:《台湾通史》下册,第722页。 

注4 《民族英雄吴汤兴文献》,《台湾风物》第9卷,第5、6期。 

注5 洪弃父:《台湾战纪》,见《中日战争》(6),第336页。 

注6 吴德功:《让台记》,见《割台三记》,第42页。  

注7 吴德功:《让台记》,见《割台三记》,第43页。 

注8 《日清战争实记》第34编,第9页。  

注9 《日清战争实记》第34编,第1页。 

注10 洪弃父:《台湾战纪》,见《中日战争》(6),第377页。 

注11 《日清战争实记》第34编,第4页。 

注12 《日清战争实记》第34编,第5、6页。 

注13 洪弃父:《台湾战纪》,见《中日战争》(6),第337页。

来源:http://www.beiyang.org/jwzs/zhanshi.htm

合作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 国家海洋局 | 海关总署 | 浙江省人民政府 | 浙江海事局 | 舟山市港航管理局 | 舟山市人民政府 | 航运在线
网站制作维护:航运在线
编辑热线:0411-83010695
大连航运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5-2010
辽ICP备14010677号-1
我要啦免费统计